燕赵大地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
打造网络平台,助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科技加持,力促产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发展合作经济……在河北,乡村振兴迈上“快车道”,展现出新图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字赋能
河北农业部门近年来积极探索数字农业新型应用场景,使农作物种植过程更加便捷化、信息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一些种地“老把式”不再单纯靠经验,他们开始习惯于靠“云”。
“土壤温度12.8℃、土壤湿度40.3%……”4月6日8时,馆陶县东广才村黑小麦种植大户范月青手机上准时收到土壤实时监测数据。这些数据由县数字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提供,每6个小时更新一次。
“请卫星帮忙种地,咱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现在居然离不开了。”在邱县香城固镇麦田里,种植大户张朝印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MAP智农软件,“只要在手机上圈出自己种的地,就能获得卫星遥感图像,地表水含量、庄稼长势,系统还会提醒当下应该预防的病虫害,真是太方便了。”
数字赋能下,河北还建立了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化云平台,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良性流动,实现高质高效利用。
不少村干部介绍,河北省供销社开发的全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化云平台在基层得到广泛应用。这个云平台有资料线上传递、信息发布、网络竞价、价款结算、交易鉴证等多种功能。
“我们在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12类农村产权进场规范交易的基础上,落实农村集体资产、建设项目、采购项目等6类农村集体产权‘应进必进’,并将其纳入纪委监委廉政监督范围。”安国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张景超说,至今年3月份,他们利用这一平台共完成交易3024笔,成交金额1.97亿元,实现了集体资产公开、公平、公正交易,激发了农村要素活力,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产业迭代
采访发现,河北不少农业从业者越来越重视与科研院所等合作,提高产业附加值。
在磁县,长期从事红薯生产的邯郸市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伏喜,依托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等单位,建起了现代化脱毒组培扩繁中心,先后完成了30多个品种的脱毒组培。
“我种植了50亩红薯,选用的就是脱毒红薯苗,种出来的红薯个头大、耐储存、口感好。”磁县南营村红薯种植大户李亮说。
同样是红薯产业,邱县也实现了提档升级。他们通过与河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脱毒组培实验室、智能育苗温室等,实现了育苗质量和数量双提升。“原来采用排种薯育苗,在一个育苗周期内,1斤种薯顶多可以育出40株苗,而且还受季节限制;现在通过实验室组培技术,1株种苗可扩繁到1200株,且一年四季均可育苗。”段寨村红薯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武中强说。
迭代升级的,不仅仅是种植产业。在一些地方,脱贫攻坚时期建立的诸多微工厂,如今也从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蜕变,做大做强。
魏县成立了“实打实”帮扶微工厂加工合作社,对全县现有125家帮扶微工厂进行资源整合。
“合作社对各个微工厂进行差别化分工,联合接大单,自2021年7月合作社成立以来,县内帮扶微工厂经济效益平均提升15%,带动就业同期增加1100余人。”魏县县委书记苏雷芳说。
合作经营
记者采访发现,河北一些地方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民”以及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合作经营,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蕴藏着丰富的野生中药材。2020年,河北桃晟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毛立娟带领当地农户种植菊花、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材,如今和公司合作的村庄有15个,中药材种植面积1.2万多亩。公司带着大家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一步步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
目前,涉县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共有23家,已由过去小农户采摘、小商贩售卖,转化为“企业+合作社+农户”对接大药企、大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近日,在临漳县习文镇集体经济示范区内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工人们忙着给西瓜人工授粉。在这里打工的西太平村村民张红霞说,她一天能挣60多元,家里其他农活不耽误,也不影响接送孩子上学。
“我们把各村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了果蔬大棚基地,抱团发展。基地目前建成40个大棚,一个大棚一季纯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临漳县委组织部干部陈志华说。
习文镇是临漳县的蔬菜之乡,镇党委充分发挥统领功能,成立习文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全镇34个村的合作社为股东,整合全镇各类资金资源集中运营管理,推动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新华社石家庄电
(责编:王震、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